1)第159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十二月初五。

  寒风呼啸,乌云遮掩住天日,压的邺城近十万百姓喘不过气来。

  “都给我麻利点!”

  长约七里的北城墙之上,被征召而来的丁壮正在修缮、加固城墙,往来走动的晋军军吏时不时就抡起手上的鞭子,往动作迟缓之人身上狠抽。

  城外贼兵给晋军军吏造成的恐惧转化成了抽民夫时的力气,他们在城外打不过有贼将李昊坐镇的贼兵,只能把气发泄在这些百姓身上。

  几万贼兵已经抵近到邺城以北五里处,探出垛口就能看清城外两三百步远的贼兵斥候,北城门已经紧闭数日,其余三座城门还开着,邺城晋军正在不顾一切将城外百姓、存粮、煤炭柴火往城内囤积。

  城内晋军如临大敌,小民百姓却没多少心思拼命御贼,他们不是士族,落到义军手里不用遭罪,甚至日子还能变得好不少。

  “左长史到~”

  忽有一队全身重铠的持戟甲士跑到这段城墙,而后走过来数位直裾袍服上套着身甲的大人物。

  城墙的修缮加固仍旧在进行,但在左长史卢志眼下,军吏们不再动辄殴打鞭抽民夫,只以呵斥为主。

  卢长史在任邺县县令之时就有爱民之美名,军吏们也不想被这位邺城留守处罚。

  命干活的民夫让开几个垛口后,卢志亲自探出身子,眺望远方的贼兵军营,但只能隐约看见一块轮廓。

  城外的贼兵斥候倒能瞧见不少。

  “贼兵来的如此迅速,王刺史凶多吉少啊。”卢志低声感慨。

  贼兵攻破巨鹿县是十五天之前传来的消息,巨鹿到邺城这两百六十里地贼兵得花七八天行军,算上绕道、攻城的天数,贼兵也就刚刚够来得及攻破一座城池。

  “邯郸城没有溃兵出逃,叔父那边尚在坚守,可派甲骑传令,命邯郸兵袭扰贼兵粮道。”

  王澄对形势相当乐观,兖州刺史王彦是他远房叔父,二人亲缘比较疏远,但同属成都王麾下,自当相互扶持。

  这话也有道理,按目前情况来看,是信都城被贼兵一举攻破,出逃晋兵、官吏都撤到邯郸城里了。

  “只恐邯郸城内的兖州兵畏战,况且贼兵声势浩大,王刺史能守住城池便为朝廷立了大功,不可奢望太多。”

  卢志没有把希望放在断贼兵粮道上,他和贼兵也打过不少交道,按卢长史对贼兵的了解,只怕这路贼兵南下之时一路抢了不少士族坞堡,根本不用从后方转运军粮。

  “叔父辖兵数千,若是白白据守一城,只恐错过时机,不如请左长史传令,命叔父率兵北上,直捣敌巢,或联合幽州之兵攻杀跟着贼兵闹事的贼民。”

  年少成名后,王澄最爱清谈天下大势,不管能否实行,先亮明自己的观点。

  如今城内将校畏贼之威,根本不敢提议出城一战,他便反其道而行,一贯主张派出出城剿贼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